昭通市委副书记唐源,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斌,市政协主席申琼。
细化帮扶清单,做到户户有包保。通过抓实结对包保帮扶,2022年全市1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由64.24万人减少至34.18万人,其中7000元以下对象全面消除。
积极帮助他们申请低保、临时救助等政策,联系社保部门帮助其报销后续医疗费用。聚焦三类对象就业、产业、财产等重点,昭通市以村民小组为基本网格,建立监测网格2.5万个,5.5万名干部常态化开展全覆盖排查监测,41.8万户脱贫户和5.53万户三类对象户户建立台账,综合分析资源资产、收入结构、增收渠道等情况,量身定制帮扶清单和措施,做到因户施策、一户一策。说起现在的生活,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搬迁群众江群芳满心欢喜。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,承接昭通6个县(区)的搬迁群众4万余人。前些年,李某夫妇在外务工期间,因液化气爆炸,导致全身大面积重度烧伤,突发的变故让一家人陷入了困境。
——昭阳区青岗岭乡沈家沟村村民李章贵云南日报记者:沈迅蔡侯友。结对帮扶强动能村‘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不仅帮助我家走出了困境,还指导我们养鸡增加收入,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。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竹笋生产企业员工在流水线上投放竹笋。
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影报道↑10月31日,员工在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筇竹家具企业工作。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筇竹家具企业员工在制作家具。↑10月31日拍摄的位于昭通市大关县向阳村的竹笋加工厂(无人机照片)一批涉竹家庭农场、集体经济组织、专业合作社等发展壮大,助力乡村振兴节节高。
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竹笋生产企业员工在流水线上投放竹笋。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筇竹家具企业员工在制作家具。
↑10月31日拍摄的位于昭通市大关县向阳村的竹笋加工厂(无人机照片)。近年来,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将筇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产业大力发展,全县竹林总面积115.83万亩,2022年实现竹笋年产量3.5万吨、竹材年产量2.5亿根,竹产业综合产值14.8亿元。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竹笋生产企业员工在流水线上查看竹笋包装情况。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筇竹家具企业员工在打磨竹仗。
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筇竹家具企业员工在打磨家具。↑10月31日,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竹笋生产企业的员工在流水线上称竹笋。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影报道↑10月31日,员工在昭通市大关县一家筇竹家具企业工作刘新文说:因为儿子曾在云南支教,这份情结坚定了我们参与教育帮扶的决心。
陈剑钰还把上海教育精细化、封闭式管理模式引入了北闸中学,推动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有方案、有检查、有评价、有纠正、有反思和反馈。北闸中学副校长方禄为说,希望通过教育帮扶能够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。
经过充分调研,陈剑钰带领帮扶团队承担起优化内部管理、课程教学改进、学校数字化建设等工作,并主导拟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等文件。教育帮扶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。
沪滇协作的深入推进,让陈剑钰和3名同样来自上海松江的教师抱着相同的信念,一起来到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,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。化学老师马青瑶在昭阳区新教材、新课程教学竞赛化学学科评比中荣获二等奖。今年高考,北闸中学本科上线率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,学校高考成绩稳步提升。内心对家庭有亏欠,但看到成绩时也十分欣慰。当被问起为何会在临近退休时选择告别挚爱的亲人,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,义无反顾来到乌蒙山区的一所中学开展教育帮扶,59岁的上海教师陈剑钰给出了一个坚定的答案:践行教育初心,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打动了我。通过努力,北闸中学的教师队伍建设、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。
来到北闸中学后,他毅然挑起了校长的担子,也成为松江区在昭通市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的班长。(曹淑玲 摄)41岁的松江区立达中学规划发展处主任尹建华,来到北闸中学后担任学校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。
在陈剑钰的带动下,学校补充完善了向上向善的校训,确定了多通道、错位发展的思路,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引领教师发展,逐步完善学校教育体系,打造更具活力的课堂。陈剑钰说,我把教育生涯的最后一站选在昭阳区,希望为乌蒙山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。
北闸中学副校长尹建华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。上海的帮扶团队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、方法和思想,让所有教师的精神面貌得到很大改变,专业成长的速度也在加快。
(记者林碧锋)来源:新华社。来到北闸中学后,他们承担起化学教研组长、化学学科带教、班主任带教等工作。(尹建华 摄)北闸中学有在校学生近5000人、教职员工369人。高三学生曹键说:以前常常听不懂化学知识,怕上化学课,现在对化学课充满了兴趣。
马青瑶说:我的成长离不开上海教育帮扶团队的帮助,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先进经验和专业知识。(尹建华 摄)在夫妻俩的带动下,北闸中学的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。
北闸中学教师曹淑玲在上化学课。陈剑钰来自松江区第四中学,是上海市特级校长、正高级教师。
尹建华说,在团队和学校的努力下,北闸中学教研教改工作有了明显转变,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明显加快,学校申报的12个课题在昭阳区十四五规划中立项。他积极带领全体教师开展教研教改等活动,大力发展特色教育,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与此同时,学校化学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稳步提升,化学教研活动也在各类评比中取得佳绩。刘新文、曹淑玲是一对夫妻,都来自上海市松江一中。昭阳区教育体育局局长曹玉树说,松江4名教师的到来,帮助北闸中学更好地规划学校发展,营造育人文化,深入推进课程教学变革,推广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,引领教师成长,还不断优化学校的内部管理。北闸中学校长陈剑钰在研讨会上发言。
在滇一年多来,他们用真心和真情,为山区学校打开了一扇学习、借鉴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经验的窗户北闸中学教师曹淑玲在上化学课。
教育帮扶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。(曹淑玲 摄)41岁的松江区立达中学规划发展处主任尹建华,来到北闸中学后担任学校副校长兼教务处主任。
尹建华说,在团队和学校的努力下,北闸中学教研教改工作有了明显转变,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明显加快,学校申报的12个课题在昭阳区十四五规划中立项。与此同时,学校化学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稳步提升,化学教研活动也在各类评比中取得佳绩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 风雨同舟网 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